恭喜达成交易
首页 > 便民资讯 > 红花地码头,何以火爆出圈?

红花地码头,何以火爆出圈?

时间:2023年6月27日 来源:三峡都市报

红花地码头与滨江环湖夜景交相辉映。

人们呼朋引伴,品美食、赏夜景、吹江风。

红花地码头张灯结彩,引人入胜。

暮色中,红花地码头灯火璀璨。

滨江风情、集市打卡、美食体验……

在风光旖旎的万州滨江环湖带,红花地码头可谓“风景这边独好”,“上线”仅一个多月,就受到市民的“追捧”。仅“五一”期间,单日游客接待量就突破了3万人次,成了区内外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地。

作为一个集望江亲水、观景休闲、美食体验等多重网红要素于一体的滨江新地标,红花地码头为何如此火爆?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出圈”逻辑?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一线,探寻红花地码头“出圈”背后的“流量密码”。

临江亲水 品味山水之城

万州,因水而兴,由水而盛。亲江慕水,已经成为万州人独特的文化基因。万州的情韵和调性,无不与水相关,红花地码头也因亲江近水的天然气韵而备受市民的青睐。

傍晚时分,红花地码头迎来一天中的高光时刻。滨江亲水畔的意境赋予了红花地码头岁月静好、简约浪漫的迷人风情。人们呼朋引伴,享受美食、亲子游玩、打卡留影,在轻酌慢饮、谈笑风生间,欣赏夜色阑珊、体验江风扑面。

“以前就是一个废码头,一片荒芜。现在打造好了,晚上来江边亲水散步,感觉很舒服!”家住天屿江山的市民李美军说,他目睹了红花地码头的蝶变,从一片荒草坡变成现在的网红打卡地,景观变美了,来耍的人越来越多,很热闹。

红花地码头由重庆三峡发展集团实施打造,是滨江环湖北岸的重要景观节点,范围从红花码头至北滨大道运动场外侧临江区域,总改造面积4.2万平方米。架空景观连廊、码头广场、水上基地……景观节点改造后,架空平台下形成了一片滨江临水空间,上下两层的景观蜿蜒自然、美观大气,可谓滨江环湖又一临江亲水的靓丽景点。

据悉,位于红花地码头的港航大楼,作为滨江环湖北岸最临江的一处建筑物,也随着滨江环湖区域景观提升以及城市品质提升纳入改造计划,目前正在加紧改造中。改造工程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的主体结构上,对大楼进行重新布局更新,加固主体结构,美化内外环境,让港航大楼重焕生机,使之成为富有体验感和温度又独具万州城市记忆的高端旅游酒店,与红花地码头一体组成临江特色文旅街区。

“我们致力于打造以吃、喝、玩、乐、游、娱、留等多种需求为主的滨江近水城市休闲广场,为市民游客提供滨江临水体验新空间。”红花地码头休闲广场运营负责人简艳芳介绍。

独特的滨江临水空间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打卡游玩。“没想到万州的江边现在打造得这么好,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漂亮的江景看,大江大河的感觉太巴适了。”端午假期来万州旅游的乐山游客吴先生说,以后的假期还会再来万州游玩。

怀旧空间 重拾城市记忆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每一个地名的背后,或见证这座城市的历史演变,或展现若隐若现的人文脉络,或埋藏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地名也在发生着变化,万州因水位抬升,三分之二的老城区淹没在水下,很多老地名也随之消失。

傍晚,记者来到红花地码头休闲广场,从高处眺望,万州的夜景尽收眼底。远处,灯光掩映下船只往来;近处,琳琅的商铺和来往的游客,置身其间,热闹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市民带着几分乡愁来到红花地码头打卡。“作为80后,自小在长江边长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曾经熟悉的场景逐渐消逝,现在的红花地码头无疑给了我们一个重拾城市记忆的空间,更容易唤醒尘封的记忆。”市民沈剑说道。

据相关记载,红花地,因清代此地种红花故名,与之关联的“红花大队”也因境内红花地得名。“红花地码头”这一地名的由来,大概与红花地货运港区相关。《西部大开发与万州大发展》一书中介绍,红花地货运港区,与桐子元货运港区紧邻,由万州港航局下属企业万州区通亚港建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于2000年开始建设,至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

“现在红花地码头,早年间是一处荒坡,江边有羊肠小道可通行,后来有老趸船停靠,但来来往往的人的确不多。”老居民甘国军在牌楼街道韭菜坪居住了50余年,他回忆道。

老地名,承载着记忆与乡愁。延用老地名,是记住乡愁的一种方式,尽管许多景观与风物几近消失,但人们对它们依旧眷恋,那挥之不去的乡愁镌刻在记忆中。

走进红花地码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带有“红花地码头”字样的红色指示牌,在夜幕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该指示牌以灯塔为设计灵感,将极具辨识度的码头元素融入场景打造中,让过往的行人或是前来打卡的市民印象深刻。

高笋塘、西山公园、丁家楼子……一些颇具万州本土特色的地名以丰富多元的形式植入红花地码头,让原本乡愁味较浓的红花地码头平添了几分味道。又如梯道旁的“千翻儿”“楼翻镇倒”等言子,饱含着地域文化和特色,让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多了几分亲近感。

“从地名的沿用、指引牌的设计到氛围的布置,既要契合滨江风情又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让大家在这里游玩时,能产生一些记忆的勾连,寄托乡愁与情怀。”简艳芳介绍,同时,打造中也注重时尚元素的运用,让传统与时尚碰撞、交融,迸发出新的生命和活力,使老地名、老风物传承下去。

多元包容 丰富消费场景

民俗烧烤、江湖菜馆、新潮小吃摊……夜幕下,红花地码头丰富的“夜经济”消费业态,给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入夜后,人头攒动,在灯光的掩映下,这里仿若一个天上街市,美轮美奂又生机勃勃。

在“花花市集”,棒打冷饮、无骨凤爪、苕皮豆干、凉面凉皮、冰粉凉虾、发光金鱼缸……各种新潮小吃、玩法,应有尽有,它们“小而美”又不失“烟火气”,让“夜经济”更加“活起来”。

在一家冰粉摊,摊主吴女士忙碌着为络绎不绝的客人们精心制作每一碗冰粉。“在这里摆摊,只收一点清洁费,成本比较低。”吴女士说,除了下雨天,她几乎天天都来,人流量大的时候,营业额有三百多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年轻人不局限于线下摆摊,有的还通过抖音等平台直播,宣传产品和引流,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购买。与传统的摊主相比,他们的销售渠道更为灵活。

据简艳芳介绍,目前,“花花市集”已经在经营的摊主有55位,为了鼓励大家来摆摊创业,运营方不收取场地租金,还为大家提供了统一的白伞,做整体氛围的打造。

在G318落日餐吧,市民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享受着休闲时光。“这里布置得很有氛围感,下班后或者周末来这里吃美食、打卡拍照,感觉很放松。”市民熊萍和朋友坐在露营天幕下,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惬意地聊着天。

“每一位旅行爱好者都期望有一次G318之旅,而G318恰恰途经万州,我们希望打造悠然自得、轻松自在的旅行体验空间,让天南地北的旅行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歇歇脚。”G318落日餐吧创始人说道。

“不少市民慕名前来打卡游玩,每天的客流量特别大,北滨大道沿线旺盛的人气,让我们对以后的经营非常有信心。”红花地码头一商家说道。

据了解,目前,红花地码头的架空层已全面开放,入驻商家20多家,形成了包括烤鱼、火锅、烧烤等地方特色美食,以及音乐餐吧、休闲茶吧、文创市集等在内的多功能多业态特色街区。

“红花地码头定位为夜市,以万州本土美食为基点,主打重庆特色,在入驻商家的选择上注重差异化和互补性,让商家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简艳芳说,丰富的消费业态、消费场景让市民游客玩出新的消费体验,更利于激发消费潜力。

融合发展 激发消费新体验

随着红花地码头火爆出圈,以滨江夜经济为特色的街区正以多元化的消费业态和全新的消费场景刷新市民的体验感。

红花地码头依托环湖滨江地理优势及浓厚的码头文化底蕴,以“临江亲水”“夜间经济”等极具辨识度和吸引力的消费场景为特色,以消费业态、消费场景和地名文化塑造特色街区,把无形的文化融入有形的体验,让市民游客沉浸其中、陶醉其间。

红花地码头“上线”仅一个多月,稀缺的滨江资源、丰富的消费业态和厚重的乡愁记忆让其火爆出圈。在快节奏的今天,消费场景不断变换,消费业态不断更迭,“红花地码头”如何延续旺盛人气?

业内人士表示,热门“打卡地”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以特色构筑物和活动空间吸引人气,实现网红化。但能否留住人往往取决于消费体验的好与次、消费场景是否足够多元化。

“从配套设施的优化、入驻商家的把关到公共服务的提升,我们希望给前来打卡的市民舒适的消费体验,让大家愿意来、值得来。”简艳芳说道。

红花地码头作为万州滨江环湖北岸的重要景观节点,其周边有体育场、北滨公园、鸿鸥天街等丰富的文体商旅资源。这对多元化消费场景的打造是非常有益的。

如何将现有资源基础整合,打造出更多元化的文旅商体融合新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更多元的消费体验?

业内人士介绍,可利用得天独厚的文体商旅资源办节办会,聚人气,提高红花地码头及周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探索多业态融合消费模式,丰富市民生活,促进消费升级,通过精准化、多元化的消费供给激发经济活力。

同时,依托滨江空间,探索文体商旅四位一体融合发展,匠心打造十里滨江风情带,借助重要景观节点、文旅街区推动业态融合,达到功能互补,产生聚合效应,增强周边的吸引力和吸附力,有效解决就业等发展需求,以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落地,满足市民更多层次的需求。

调研札记

“上线”至今,每到夜晚,红花地码头人潮如织,作为新晋热门“打卡地”,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休闲打卡、品尝美食,感受滨江风情,夏日夜间经济持续升温。

当前,夜间经济逐渐成为城市活力的新标志,也是打造城市名片、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消费升级的新引擎。从荒草坡到热门“打卡地”的蝶变,红花地码头依托空间再造、城市记忆元素、丰富的业态供给,让稀缺的滨江休闲地火速出圈,让万州有了更多的“烟火气”,也为万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红花地码头的打造定位为“夜间经济”,顺应了发展需求,受到市民游客青睐。“夜间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口碑经济,停车是否便捷、消费是否合理……体验感的好与差,往往影响着“头回客”能否变成“回头客”。因此,红花地码头的持续出圈,更要从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完善交通、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提升治安管理、噪声控制、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水平,做好对经营场所的监管,保障食品安全、提升环保水平等,多点发力,打造文明、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让市民游客能够安心放心消费。

记者 陈敏 文/图 

上一篇:花钱就能上岗,高薪有编还分房? 男子遭遇诈骗“老套路” 警方将嫌疑人缉拿归案 下一篇:野外荒地现“流动赌场” 警方出动无人机一锅端 10余名嫌疑人遭抓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

万州生活网万州信息网),万州领先的生活信息网站  区辖镇分站:分水镇高峰镇高梁镇李河镇  其它:RSSSitemap
 渝ICP备11003097号-7  渝公网安备50022802000406号
联系我们  业务电话:189-8353-1163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8:30~晚6:00(夏季作息) 业务QQ:3496825034
免费发布信息[非常简单]  查找/修改/取消信息  置顶推广信息  联系方式被冒用怎么办
微信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