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达成交易
首页 > 便民资讯 > 为人民讴歌 为时代抒怀——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潘海琳

为人民讴歌 为时代抒怀——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潘海琳

时间:2021年3月5日 来源:万州时报

潘海琳(右)参加直播带货活动,助力农户农产品销售。

 

潘海琳(左)为创作《玉兰花开》,深入一线采访袁玉兰。

 

三峡传媒网讯(记者 尧华燕/文)灯火通明的夜晚,她在孤灯下奋笔疾书;简陋的农家小院,她亲身体验当事人的生活;演播录制现场,她精益求精反复录制从不喊累;为讴歌好“身边的感动”,她想创意点子常常夜不能寐……

 

她说,脚下有故事,眼中有宝藏,脑中有高地,笔下有真情,才能从激流勇进的伟大时代中发现新主题、捕捉新灵感,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抒怀人、人民的讴歌者,也才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她就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重庆三峡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潘海琳。

 

从事新闻和宣传文化工作30年,获得20多个国家级奖项,头顶“最佳制作人”“最佳导演”“专家评委”等诸多光环,潘海琳始终站在新闻和宣传文化工作一线,一头扎在人民群众中发掘“来自身边的感动”,精心创作了一系列讴歌人民和时代的精品力作,用知识智慧和辛勤汗水书写了新时代党的新闻和宣传文艺工作者的辉煌篇章。

 

专业成就大满贯

 

2019年8月19日,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宣布,3集儿童广播剧《“事儿妈”宋小娥》荣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这是重庆市当年获此殊荣的3个作品之一,也是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类别中的8个作品之一。

 

作为获奖代表,《“事儿妈”宋小娥》制作人、编剧潘海琳在表彰会上代表重庆发言,分享重庆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成果。

 

对于潘海琳来说,这是她和团队第3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了。此前,她和团队创作的《默默流淌的爱》《宝贝回家》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心中的溜索》荣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第八届重庆市艺术奖,《心中的溜索》《把我埋得浅一点》《黄葛树下》《我叫“郑棒棒”》等荣获中国广播剧专家奖一等奖,实现业内最具权威三大奖项的大满贯,成为重庆市广播剧创作的一面旗帜。

 

2020年1月,在专业领域大满贯的潘海琳荣获重庆市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殊荣,这是对她所做工作的再一次褒奖。

 

“但我最骄傲和自豪的,是看到我们万州的广播剧走到全国前列,万州的‘好故事’‘好声音’走向了国家舞台。”潘海琳说,获奖的每一部作品,讲述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都是来自身边的感动,这是对自己坚持扎根人民群众,将人民群众作为创作源头活水理念原则的最高肯定。

 

从事新闻和宣传文艺工作以来,潘海琳始终秉承“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小故事讲述大道理”的创作理念,先后策划创作了讲述普通老百姓感人故事、展示伟大时代变迁的《“事儿妈”宋小娥》《我叫“郑棒棒”》《玉兰花开》《安安》《梨园薪火》等40多部作品,以广播剧、纪录片、MV等多种手法,带给人们来自身边的感动,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扎根人民讲故事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才能发现人民的精神高地,发现始终坚守的价值坐标,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

 

这是潘海琳经常讲的一句话,也是她数十年来新闻和宣传文艺创作的“富矿”。

 

“与其说是‘富矿’,不如说是坚持的原则,我们不应该为创作而创作,而是要为了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潘海琳说,这些年始终怀揣新闻和宣传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她将发掘“来自身边的感动”作为创作的手段和途径,精心创作了一系列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新闻和文艺作品,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

 

这些年,捐资助学十余年不留名的重庆好人“尹明”、“缺钱不缺德”的“郑棒棒”郑定祥、让移民在新家安居乐业的百安坝移民居委会主任刘景花、背着婆婆去打工的万州农村妇女李传梅、默默照顾烈士母亲40年的万州农村妇女袁玉兰等走进潘海琳的广播剧中,他们的精神和事迹随着广播剧的播出在全国家喻户晓。

 

这些年,潘海琳将文艺创作放在改革开放、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伟大时代背景中,用普通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来讴歌时代和创造伟大时代的人们,由此创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作品。2019年,潘海琳和团队选取了以农村“三变”改革为题材,以国务院表彰的100名改革先锋之一的余留芬为创作原型,创作了广播剧《春天的号角》。该剧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当天由央广中国之声播出,听众反响强烈,也因此荣获中国广播剧专家奖一等奖。受到一张法官捧着国徽坐着溜索去判案的照片启发,潘海琳和团队历时3年创作了广播剧《心中的溜索》,将基层司法人员坚持“依法治国”,不惧艰难险阻为乡亲定纷止争、排忧解难的感人故事展现给全国听众,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该剧也荣获两年一评的中国广播剧影视大奖中的广播剧唯一大奖。

 

从2009年至今,10年多时间,潘海琳和团队一起创作了40多部原创连续剧和微剧,讲诉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中国故事”,为讴歌时代和人民,繁荣精神文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甘于奉献勇担当

 

2020年初,全国动员、全民参与的伟大抗疫斗争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作为一名心怀强烈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和艺术家,潘海琳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采访创作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真实感人的抗疫作品。

 

当看到重庆首例新冠肺炎确诊孕妇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产下女婴安安后,潘海琳不仅第一时间写出了微广播剧本《安安》,还通过联系沈阳广播电视台隔空录制,及时完成了广播剧《安安》录制及全网全国各大电台推播。《安安》温情动人的一刻,为伟大的抗疫斗争注入了一股强大正能量,在社会上引起一致好评。

 

当看到武汉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平凡英雄,潘海琳决定为这座城市写一部剧——《英雄的守护》(暂定名),让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抗疫精神以声音的形式再一次击中听者之心。2020年7月,潘海琳决定深入武汉一线采访,开始《英雄的守护》的创作。由于此前才做肺部手术不久,她的决定遭到家人一致反对。不过,拗不过她的坚决,家人最终同意她前往。到了武汉后,潘海琳先后深入武汉金银潭医院、方舱医院、雷神山等地,采访了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社区干部、志愿者、快递小哥、送餐老板等,还体验穿防护服做核酸检测。10多天艰辛又危险的采访,潘海琳挖掘了大量第一手素材,同时还聘请到人民英雄张定宇担任《英雄的守护》总顾问,为新创作的作品再添一抹最亮的成色。

 

如今,这部展现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伟大抗疫精神,讴歌伟大时代和英雄人民的战疫故事,正在紧张地进行后期制作,即将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作为重点文艺作品播出。

 

“以德为先,艺术为本。”潘海琳说,这是她一生奋斗的目标。

 

这些年,除了用智慧和才华为人民讴歌,潘海琳还积极参与文艺志愿者活动,担任万州区“三区”文艺人才志愿者,多次深入广大基层开展文艺扶贫工作,为大学生送去艺术创作及欣赏艺术讲座、广播剧书籍、音频,为文化艺术播撒启蒙的种子,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添砖加瓦。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抽油烟机坏了申请售后遇阻 消委会出面调解化矛盾 下一篇:万州滨江环湖路段今夏将现绚烂花海

回到顶部 回到首页

万州生活网万州信息网),万州领先的生活信息网站  区辖镇分站:分水镇高峰镇高梁镇李河镇  其它:RSSSitemap
 渝ICP备11003097号-7  渝公网安备50022802000406号
联系我们  业务电话:189-8353-1163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8:30~晚6:00(夏季作息) 业务QQ:3496825034
免费发布信息[非常简单]  查找/修改/取消信息  置顶推广信息  联系方式被冒用怎么办
微信

微信二维码